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钢铁业绿色低碳发展
发布时间:2022-12-31
来源:中国工业报
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承载着“钢铁强国梦”“制造强国梦”等诸多期待。近日,由中国金属学会、中国产业基础能力发展战略研究院、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联合主办,中国金属学会冶金技术经济分会、北京金属学会联合承办的“2022(第十一届)中国钢铁技术经济高端论坛”重点强调了“科技赋能”:一是科技推进钢铁高质量发展,二是科技推动钢铁绿色低碳发展。

正如中国金属学会理事长、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原主席张晓刚所说,科技创新自立自强是打造钢铁强国的基础,技术贡献度是体现钢铁强国的关键要素之一,要以共性技术协同研发和成熟技术推广应用为着力点推进行业技术进步,增强企业发展内生动力和抗风险能力。

聚焦重点产业锻长板、补短板
我国科技结构调整的总体思路是增强产业链韧性,以钢铁为代表的基础产业亟需结构调整,增强产业链韧性。目前,国际钢铁工业已经进入了2020年代,从战略视野来看,其发展命题就是向绿色化(包括“脱碳化”在内)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但是,我国国内外经济环境依然充满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因素,2023年我国钢铁行业运行仍面临较多困难和挑战。一是国际形势复杂严峻,钢铁需求增速回落,全球钢铁生产呈下降趋势。二是国内形势喜忧参半,钢材需求有望平稳,但总体呈下降趋势。同时,我国钢铁工业在环境生态、产业和能源结构、工艺流程、质量品牌、技术创新体系等方面仍面临一系列问题。

中国金属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干勇认为,我国钢铁工业应聚焦重点产业领域锻长板、补短板,以企业为主整合项目、基地、人才、资金等创新资源,实现技术溢出效应最大化,构建研发、生产、验证、应用的全链条协同创新体系及产业技术迭代升级创新机制,形成新型的创新理念、创新战略、创新模式、创新网络。

实际上,我国钢铁工业应着力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资源保障能力、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加大对外开放合作四个方面提升产业基础能力。中国产业基础能力发展战略研究院副院长王海风分析,从现代钢铁制造流程“钢铁产品制造、能源转换、废弃物消纳-处理-再资源化”三个功能演化得出,钢铁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遵循绿色化和智能化的发展规律。对此,张晓刚强调,为实现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需要依靠科技创新将“外延型”经济增长方式转为“内涵型”增长模式,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同时,需要加快推进钢铁企业卓越运营体系建设,通过加强成本体系管控,深度挖潜对标,精准靶向提效,激发钢铁企业经营活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干勇则进一步阐述说,我国钢铁工业应聚焦产业链关键环节,着力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从具体路径分析:一是通过政策支持淘汰落后产能;二是加强信息化建设,运用数字化转型赋能;三是优化钢铁布局,鼓励短流程工艺;四是同步推进节能与降碳;五是用全生命周期理论研发产品;六是研究推进氢能新技术;七是进行技术创新体系变革。

碳中和是发展方式的新变革
我国能源和经济应该也必须走一条“增量优先、以新代旧、激励创新、市场驱动”的转型之路,但是未来资源能源环境将制约钢铁行业发展。一方面,由于国家对高碳排放生产的能耗约束政策,钢铁企业节能减排投入大幅增加,环保设备运行成本居高不下,给钢铁企业降本增效和持续发展带来较大困难。另一方面,资源、能源产品价格高企,严重压缩了钢铁企业盈利空间。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世锦认为,解开减碳与增长两难、实现减碳与增长“双赢”的钥匙是创新驱动的绿色技术替代和减碳成本下降,正确理解和处理增量和存量的关系对转型成功至关重要。增量部分的“碳替减”可以减低全局碳排放强度,存量部分的“碳替减”则可降低全局碳排放总量,创新型“碳替减”是实现碳排放“双控”的重要抓手。

刘世锦介绍,创新型“碳替减”是指依托绿色技术替代而相对减少的碳排放,是在减碳的同时实现增长,把二者的冲突关系转化为协同关系。现实中的衰退型、增效型、创新型三种减碳类型,前两者是防御型战略,而创新型减碳则是进取型战略。他表示,进取型减碳战略的实施须构建三支柱体系:第一个支柱是建立全方位支持绿色技术创新的创新型“碳替减”市场,第二个支柱是形成区域自主减排责任体系,第三个支柱是加快碳核算、碳账户为重点的绿色微观基础制度建设。

钢铁行业是落实碳减排的重要领域,但是达峰容易、科学达峰不易,中和难、持续中和更难。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范铁军认为,碳中和是一项复杂、长期和系统性的工程,不是简单的节能环保问题,而是发展方式的新变革,需要在冶炼技术、生产原料、配套设施等诸多方面对原有生产方式进行革新。目前,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集成优化,推动了钢铁绿色低碳发展,比如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已具规模,计算网络化、网络智能化、传感智能化深入发展,极大激发了先进计算、高速互联、高端存储、智能感知的技术创新活力和应用潜力。


返回

版权所有:河北j9九游会J9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冀ICP备17026384号

冀公网安备 13042902000660号

技术支持:北京东方网景网络技术有限公司